EN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名师学人讲坛回顾暨百年院庆系列讲座2025年第9讲|黄寿成:从九品中正制到察举制度

作者:郭靖华 马鸣昊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次数:

来源:

2025年3月27日晚,陕西师范大学伟德bv国际体育教授黄寿成受邀在伟德bv国际体育三楼报告厅做题为《从九品中正制到察举制度——北周政权选官制度考释》的讲座,本场讲座由伟德bv国际体育朱旭亮副教授主持。

黄寿成首先解释讲座标题为何为《从九品中正制到察举制度》,即西魏和北周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过渡到北周政权后反而重新回到了察举制度。对此,黄寿成通过《周书》以及大量墓志史料中涉及西魏与北周官制的史料证明,在西魏时期选官有中正官的存在,在北周时期却不见中正官,而是重新采用察举制。黄寿成详细讲述了魏晋九品中正制以及汉代察举制的运行情况,从而揭示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举官主体的不同,察举制由中央和地方官来举,九品中正制则由中正官来举,进而解释了如何从史料中看出北周选官制的转变。最后,黄寿成通过讲述北周政权中枢当中居于核心权力地位的绝大多数为胡人以及胡化汉人的情况,北周地区关陇地区、关陇附属地区、郡望不在关陇但生活在关陇和被俘掠到关陇的南方士族等四类士族的在北周的仕宦情况,以及关陇地区的文化程度落后于江左和山东其他地区等三个内容,解释北周“倒退”回察举制的原因。即北周地区胡人长期掌握绝对权力,汉人士族地位较低且不具有决策权,当地汉化进程艰难,文化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在九品中正制出现问题无以为继时,北周政权的统治者实在无法想出更好的选官制度来取代九品中正制,故重新采用了察举制,这也体现出北周在汉化道路上的曲折。

本场讲座中,黄寿成通过大量的文献与墓志史料向师生们讲述了北周时期选官制度的特殊转变,在场师生受益匪浅。